品红色诗词,传英雄浩气——中文系教工第二党支部联合中国古代文学与古典文献学硕士研究生党支部前往佛山开展红色文化考察活动

品红色诗词,传英雄浩气——中文系教工第二党支部

联合中国古代文学与古典文献学硕士研究生党支部前往佛山开展红色文化考察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主题教育,2023611日,暨南大学文学院中文系教工第二党支部和中国古代文学与古典文献学硕士生党支部联合举办了品红色诗词,传英雄浩气的共建活动,前往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山进行红色文化实地考察,旨在深入学习领会红色诗词内涵,传承弘扬红色革命精神,两个支部共有15名党员同志参加。

 

(在西樵山合影)

西樵山位于佛山市南海区的西南部,风景清幽秀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古享有南粤名山数二樵的美誉,又被称为珠江文明的灯塔”“南粤理学名山。在西樵山背后,还承载着一段可歌可泣的红色记忆。19381026,日本侵略军占领了南海县佛山镇,南海县政府被迫撤退至西樵官山。11月下旬以来,日军先后三次企图从官山登陆,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官山独立支队、官山壮丁抗日自卫队奋起抵抗,最终因力量悬殊,被迫撤离阵地。12月初,日军进攻西樵山,遭到西樵民众的顽强抵抗,山上8个村庄遭到摧残毁坏,遇害村民多达170余人。时隔一年后的1939124日,西樵山再遭日军蹂躏,321名村民惨遭杀害,300余间房屋遭到损毁。为纪念抗击日军牺牲的战士及无辜遇难的同胞,后人在西樵山珠峰旁龙船坑口建立了西樵山抗日阵亡将士暨死难同胞纪念碑,并打造了西樵山红色文化长廊,见证着西樵官山地区的抗日硝烟和爱国情怀。

611日下午,师生党员们走进了碧云洞景区内的西樵山红色文化长廊。西樵山红色文化长廊由抗日战争时期有关西樵的革命先驱事迹、西樵山上山下的抗战历程、西樵山抗日阵亡将士暨死难同胞纪念碑等内容组成,用一个个人物、一则则故事、一段段历史,串连起西樵山的革命文化红色轨迹。师生党员们沿着步梯参观长廊,仔细阅读沿途展架上关于西樵的红色故事。忆往昔峥嵘岁月,无数革命先烈为求国家解放、民族独立、人民幸福而前赴后继,谱写了彪炳史册的壮丽诗篇。展架上的每一张老照片、每一段文字资料,都诉说着抗战时期可歌可泣的历史记忆,同学们认真学习革命先烈们舍生取义的英勇事迹,对先辈们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肃然起敬。在参观过程中,大家切身体会到了革命先烈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的英雄气概,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的家国情怀,和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不屈精神,更加深入地领悟到红色诗词的精神内涵。同学们纷纷表示,相比抽象的文字记载,重游抗战遗址更令人身临其境,热血沸腾。

 

(红色展板)

在红色长廊的尽头,南海县西樵山抗日阵亡将士暨死难同胞纪念碑巍然矗立。抗战初期,日本侵略军在西樵山上下进行了两次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死难者达到四百多人,该碑则是1945年抗战胜利后,为纪念193811月至193910月因日军多次袭击西樵山而被杀害的抗日军民而建。在庄严雄伟的纪念碑前,在鲜红的党旗下,第二教工党支部书记张振谦老师带领大家整齐列队,高举右拳,共同宣读入党誓词。铮铮誓言激励着党员同志们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牢记初心使命,践行责任担当,矢志不渝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

 

(重温入党誓词)

随后,全体党员同志走近西樵山抗日阵亡将士暨死难同胞纪念碑,观望竖书灰塑的碑文,瞻仰国民革命军将领邓龙光千古不朽和张向华浩气长存的题词。西樵军民奋不顾身、抵御日军侵略的无畏精神和爱国情怀,让大家深受感动。在重温纪念碑背后的党史故事后,大家纷纷表示,红色革命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党员,自己将始终铭记人民英雄的牺牲和奉献,把红色经典代代传承,把红色文化发扬光大,承先烈之遗志,续今朝之长歌。

 

(在纪念碑前合影)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充分运用红色资源,深化党史学习教育,赓续红色血脉。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赶考之路上,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在本次红色文化考察活动中,两个支部的党员同志共同走进西樵山,品读红色诗词,缅怀革命先烈,重温抗战记忆。通过本次活动,支部党员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从历史文脉中汲取砥砺前行的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动力。(来源暨南大学文学院公众号)